首页

女王sm在线

时间:2025-05-24 09:13:07 作者: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徽标发布公告 浏览量:23464

  中新网11月7日电 题:两千多年前的家书,吸引习近平驻足观看

  近日,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北考察,此行中,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成为重要一站,颇受关注。

  在云梦县博物馆考察时,习近平在“中国最早的家书”前驻足观看。

  这份家书来自两千多年前,是秦国士兵“黑夫”与“惊”写给家人的信,书写在两件木牍上,又被称为《黑夫木牍》,信中叙述了他们从军到淮阳一带的情况,表达了对家人的牵挂思念。

  作为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家书实物,《黑夫木牍》真实记录了普通士兵的生活,反映了秦统一六国战争中的一些情况,为研究战国晚期至秦代的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。

  这样的简牍,在云梦县还有许多。

  1975年11月至1976年1月,云梦县睡虎地发掘出土12座战国末期至秦代的墓葬。其中,11号墓出土1000余枚竹简,4号墓出土两件木牍。

  不同于木牍家书,竹简记录了完备的秦律,系中国迄今发现最早、较为完整的法典,价值不言而喻。

  “古代简牍非常珍贵,是我们国家信史的重要实物佐证,要善加保护,做好研究。要不断通过考古发掘,为国家历史提供更多不容置疑的佐证材料。”此次在云梦县博物馆考察时,习近平特别强调。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到地方考察时总会抽时间到博物馆走一走、看一看,多次在文物面前驻足、凝思,并阐述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性和方法论。

  2024年9月,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,习近平仔细察看何尊、逨盘等珍贵青铜器,强调“中华文明五千年,还要进一步挖掘,深入研究、阐释它的内涵和精神”。

  2023年7月,三星堆博物馆新馆,习近平在展厅里频频驻足,有时看完正面,还缓步绕着展柜,察看文物的不同侧面细节。他指出,“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项长期任务,要加大国家支持力度,加强人才队伍建设”。

  2022年10月,殷墟博物馆,习近平仔细观摩青铜器、玉器、甲骨文等出土文物,强调考古工作要继续重视和加强,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。

  ……

  历史长河蜿蜒向前,一件件文物不仅标记着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,也讲述着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密码。

  知所从来,方明所往。

  悠久的文明,绝非只是沉睡的记忆。遍布中华大地的文化瑰宝,连接着一个民族的过去、现在和未来。

  前不久,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,习近平强调,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,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、弘扬好、发展好。

  此次考察期间,习近平指出,要继续加强考古研究,提高文物保护水平,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,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、泽惠后人,激励人们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。

    |出品人:陈陆军

    |总监制:张明新

    |总策划:俞岚

    |策划:吴庆才

    |统筹:马学玲 阚枫

    |执笔:袁秀月

    |校对:孙静波

    |视觉:雷宇竺

    |中国新闻网“习言道”工作室出品

【编辑:邵婉云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“孩子们的乐队”齐聚北京打擂 用音乐和激情绽放梦想

四是扎实推进海洋强省建设。加快建设世界级港口群,持续壮大海工装备、海洋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,力争山东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0亿吨,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不低于95.6%。

甘思德:人工智能当前面临三个挑战

西安楼观生态文化旅游景区表示,将依托楼观景区独特的秦岭山水资源及国学文化优势,持续推出更多集国学体验和自然探索于一体的活动,吸引更多青年人走进山水秦岭,感受文化终南,感悟先哲智慧,进一步坚定青年一代文化自信。(完)

王毅集体会见海合会国家外长

春播秋收,为何都要举行隆重热闹的仪式?马镇宣传委员索朗益西解释,西藏地处高海拔地区,自然环境恶劣,农业生产面临着诸多挑战。农民们通过举办农事节日,如春播节、望果节,来祈求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,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感谢,也借机交流劳动经验。

猴痘疫情成为非洲公共卫生紧急事件

“不管输赢,我想尝试一下。这四年我经历了从巅峰到低谷,再从低谷里自己一步一步爬出来,拿到这块金牌是过去最好的诠释。”比赛结束后,孙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,这次比赛不光是为了自己,也是为了更多支持他的人。

警惕!这背后的“攻心战”

解说】为了保护非遗技艺,“登陆”30年来,台湾皮具设计师林俊亿走遍大陆各地,一人掌握了32个非遗技法,他通过原创设计展示传统文化之美。徽州三雕、徽州漆器、歙砚......在林俊亿设计的包包上,徽文化元素与时尚单品巧妙融合,复古中国风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之处。他认为,文创产品不仅仅是简单的“抠图贴上”,而是要将文化内涵植入其中,持续传承下去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